春运首日掠影:让温暖和健康“一路同行”******
中新网杭州1月7日电(张煜欢)春运首日,杭州地区首趟加开列车G4835次载着600多位旅客从杭州东站出发,向着终点站贵阳北疾驰而去,2023年浙江的春运大幕正式开启。
“医生,我咳嗽七八天了,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医生,我经常咳痰咳不出来,有没有什么办法?”1月6日,在宁波开往广州的k212/K209次列车上,一场特别的健康科普在车厢中开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水芳为旅客现场普及新冠病毒个人防护知识和感染后的应对方法,解答旅客们的现场咨询。
几年前,全国劳动模范、杭州客运段甬广车队党总支书记陈美芳发起了一个“劳模智囊团”,陈水芳正是70位成员中的一员。自2017年起,智囊团就每年为春运平安路助力,他们是浙江省各行各业的劳模专家,旅客有需要的时候能求助智囊团成员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多年来他们为无数旅客的春运之路保驾护航。
“今年春运,旅客们关心的莫过于个人防护问题。所以我们请医生专家来给旅客进行健康讲座和现场咨询,让旅客过个舒心年。”陈美芳介绍。
“乘上这趟火车,我感觉年味回来了,很温暖,健康知识也很贴心。可能这就是久违的春运氛围吧。”来自广东的邓先生说。
在春运路上,杭州客运段的多趟列车贴起了窗花,挂上了串串灯笼,为旅客送去春联和福字。在杭州西开往武汉的G594次列车上,杭州客运段的乘务员们为前来乘车的旅客送上了健康、平安、福字的三个“大礼包”,车厢中不仅有知名律师团队为旅客讲解防诈骗的法律知识咨询讲座,还有急救志愿者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的科普。
“平时最怕的就是小孩子吃东西噎到了,今天在高铁上学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老师还给我们做了示范,我认真地学习了,觉得还是很需要的。”带着孩子出行的旅客夏女士说。
在上海虹桥开往长沙南的G586次列车上,乘务员给乘车的小旅客们送上了一份小礼物——秋梨膏棒棒糖。
“前两年我们没回家过年,今年赶着春运第一天回家,本以为一个人带娃会很慌乱,没想到乘务员还挺有招。孩子为了拥有棒棒糖,一路上都很听话,让我特别省心,这个‘哄娃神器’太甜太暖心了。”带孩子回武汉过年的张女士说。
“每逢春运,车厢里面小朋友很多,如何让小旅客在长途旅行中不无聊又不吵闹是一大问题。我们想到冬季是容易感冒咳嗽的季节,于是我们为小朋友们特意准备了带有卡通图案的秋梨膏棒棒糖,一方面有益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可以让‘小调皮’变成乖宝宝。”杭州客运段列车长姜妹影说。(完)
河北唐山蜡染手艺人:“蓝白之间”蜡染技艺为兔年添彩****** (新春走基层)河北唐山蜡染手艺人:“蓝白之间”蜡染技艺为兔年添彩 中新网唐山1月18日电 (白云水 解立经 毕帅)1月18日,河北唐山丰南区蜡染手艺人甘彩云的工作室里,蜡染技艺爱好者们正一起创作兔年蜡染布偶,各式各样的蜡染作品摆满房间,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浓浓喜庆氛围。 蜡染,是中国一项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这项工艺从起稿线描、上蜡、浸染,到氧化、脱蜡、漂洗,再到后期的制作成品,需要十几道工序。 ![]() “蜡染工艺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天太冷会影响布料上色的效果,所以天冷前就把需要的布料染出来了,现在主要是裁剪、缝制、填充、装饰。”甘彩云一边创作一边介绍,把福字、财神帽这些吉祥元素融入到灵动的生肖兔造型中,将传统元素与蜡染之美相融合,来传递兔年祥瑞纳福的美好愿景。 “融入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非遗传承,过年更少不了非遗。”2022年甘彩云被评为唐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唐山市级蜡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说,“古朴典雅是蜡染工艺的鲜明特征,这与其制作工艺是分不开的,它是以蜡刀蘸蜡液,绘画于布后以蓝靛浸染,在浸染过程中,蜡自然龟裂,形成自然‘冰纹’,呈现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甘彩云还把蜡染工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壁挂、抱枕、衣服、挂饰等多个品类。 为让蜡染技艺在北方得到更好的发展,甘彩云坚持创作的同时,通过直播平台对蜡染文化和制作工艺进行推广,并多次走进社区开展非遗培训和体验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这项传统技艺。 ![]() 如今,越来越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其24岁的女儿李萨就是其中一员。毕业于设计专业的李萨一直对传统工艺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便跟随母亲学习蜡染。“穿越历史的传统工艺经过时间的沉淀更有味道和魅力,这也是我喜欢上蜡染的原因。每天静下心来学习蜡染,就像与古人对话,是心灵治愈的一个过程。” 最近,李萨还尝试把动漫元素融入到蜡染作品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李萨拿起一只灵动的兔子布偶:“这只兔子是我从卡通动漫中汲取的灵感,把年轻人喜欢的一些夸张元素与蜡染工艺结合,唤醒大家儿时美好记忆的同时,也能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 “时代在变,传承不变。把传统工艺注入年轻化的元素也是一种新的传承。非遗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接力。”甘彩云说。(完)
|